在冬季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比较低,一般都在10℃以下,这时路面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,就会产生裂缝。同时,路面上的积水很难蒸发掉,由于水分的存在使沥青路面材料变脆,此时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裂缝,如果不及时进行养护和修补就会产生大面积的路面破坏,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的破坏最后无法治理。
在冬季对路面进行养护的时候,必须根据裂缝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置,采用养护工艺简单、经济合理和养护效果好的裂缝处理措施,常用的养护作业方式如下:
首先将裂缝表面的灰尘等杂质处理干净以后,然后将加热的改性沥青灌入缝隙当中,形成一条宽2cm、厚3cm的沥青封层,等待沥青冷却以后就可以开放交通。
此种方法虽然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养护方法,但是其操作简单和成本低廉的优点,使其在如今的养护工作中应用依然很广泛,并且可以在一年四季进行,没有时间和季节的限制,其具有很好的性价比。
要想遏制裂缝病害的发展,一般选择在春季和冬季进行两次灌缝。但是正是由于其工艺的粗糙简单,从而导致其养护后路面的使用时间比较短。这种方法很适合新产生的危害比较小的新裂缝,对于行车荷载比较小、交通量小,并且对行车的舒适性要求不是很高的道路很适用。
相关文章